溫故而知新 《暗黑2》角色現(xiàn)實背景故事介紹
- 來源:互聯(lián)網
- 作者:kellerman123
- 編輯:ChunTian
希臘人和特洛伊人都對彭忒西勒亞的死感到難過,希臘人將她的尸體交還特洛伊人,特洛伊人將女王的尸體與許多珍貴的陪葬品一同火化,并用香甜的美酒澆熄余燼,拾起她的骸骨,放入金箱,與戰(zhàn)死的其他十二名亞馬遜女戰(zhàn)士一同埋葬在城內塔樓附近的拉俄墨冬國王的墓穴中。
從以上這些傳說中我們可以看到,亞馬遜人的英勇善戰(zhàn)并非野蠻兇狠,她們恪守著自己心目中的美德,決不背信棄義,顯得高貴而不失熱情,威嚴而不失嫵媚。在古代的圖畫和雕刻中也有許多她們在戰(zhàn)場上為拯救自己的戰(zhàn)友而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的場景。
有趣的是,在利比亞西南部費贊山區(qū)一處寸草不生的荒漠中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幅非常古老的壁畫,上面刻畫著一位女性,戴著與希臘傳說中的亞馬遜人相同的頭盔,手中握著亞馬遜人最常用的武器——弓箭。這是否意味著亞馬遜部族在黑海沿岸定居前曾經在非洲居住過?
二、野蠻人(Barbarian)
野蠻人亦即歐洲中世紀時代的“蠻族人”,正如春秋時期華夷之間貴賤尊卑的觀念很深一樣,“蠻族”實際上是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對鄰族(日爾曼人、哥特人)以及亞洲一些民族的帶有侮辱性的稱呼,他們將非希臘、羅馬各族一概視為“化外之民”。然而,正是這些“化外之民”將曾經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推向了滅亡。一般意義上的“蠻族”是指推翻羅馬帝國的日爾曼各部族,包括汪達爾人、西哥特人、東哥特人、法蘭克人、盎格魯人、撒克遜人、朱特人和匹克特人等。
在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的眼中,蠻族始終居住于文明社會的邊緣,未曾開化,部族之間永不停息的戰(zhàn)斗和大自然殘酷的生存環(huán)境構筑了他們強健的體魄。盡管他們缺乏文明人的知識,但他們對周圍環(huán)境的變化非常敏銳。他們崇拜野獸的力量,因此狼人的傳說常與他們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
奇怪的是,正是這么一群“骯臟、粗魯”的野蠻人,竟然將強大的羅馬帝國推翻在地。公元410年,羅馬城被西哥特人攻陷,洗劫數(shù)日方才離去。這場“永恒之都”的浩劫震撼了整個歐洲,令羅馬帝國的人民陷入一片恐慌之中。公元476年,帝國蠻族軍隊統(tǒng)帥奧多亞克發(fā)動政變,終于終結了西羅馬帝國的歷史。著名神學家奧古斯丁在《上帝之國》一書中曾經提及,羅馬的毀滅是神靈對充斥于帝國內部的腐化和不道德的現(xiàn)象的懲罰。盡管羅馬人在文明方面擁有絕對的優(yōu)勢,但他們的靈魂早已墮落;在同一種族和血緣下,堅毅樸實的蠻族人能夠做到緊密團結,而羅馬人卻始終處于一種相互傾軋的狀態(tài)中,即便在敵人大兵壓境之時,他們仍不愿悔悟和覺醒。
當時詳細記述蠻族文化的史料只有凱撒的《高盧戰(zhàn)紀》和塔西陀的《日爾曼尼亞志》。據(jù)這些文獻記載,蠻族人在入侵羅馬帝國之時尚處于氏族社會階段,不事農業(yè),以狩獵、掠奪為生,喜愛冒險。蠻族人的思想觀念、精神個性和生活態(tài)度是所謂的“英雄式”的:好戰(zhàn)、勇敢、忠誠、重視榮譽、慷慨、揮霍,拒絕接受軟弱腐朽的靈魂。在蠻族人看來,訴諸暴力往往比辛苦平凡的勞動更有意義,因此,他們渴望軍事冒險、成功的戰(zhàn)役以及由此帶來的大量戰(zhàn)利品。
戰(zhàn)爭是蠻族人的主要生活方式,“假如本部落并無戰(zhàn)爭,許多貴族青年便自動地參加別的部落的戰(zhàn)爭,他們厭惡呆著不動?!痹谡鲬?zhàn)中,勇敢和榮譽是首領與戰(zhàn)士們最為珍視的。戰(zhàn)士用最勇猛的戰(zhàn)斗來保衛(wèi)首領,如果首領戰(zhàn)死疆場,而士兵們卻活著回來,將是一個莫大的恥辱;同樣,如果首領在勇敢方面不如自己的士兵,也會受到人們的恥笑。 蠻族人的入侵使整個歐洲的文明受到極大的摧殘,“中世紀是從粗野的原始狀態(tài)發(fā)展而來的?!毙U族文化、基督教和殘余的古典文化構成了此后中世紀時代文明的三塊基石。
歐洲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蠻族人莫過于擁有蒙古血緣的匈奴王,他在公元五世紀以前曾橫掃歐洲大陸,即便日爾曼蠻族也無法抵擋他們的進攻。匈奴人從東方襲來,兇猛強悍,驍勇善戰(zhàn),個個都是優(yōu)秀的騎手,來時排山倒海,去則十室九空。正是這些彪悍的匈奴人加速了羅馬帝國的傾覆。
玩家點評 (0人參與,0條評論)
熱門評論
全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