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頁 > 新聞 > 單機資訊 > 新聞詳情

再回首物是人非 《仙5》發(fā)售前重溫仙劍幕后故事

時間:2011-06-21 13:25:45
  • 來源:六月de雨 1017f888
  • 作者:liyunfei
  • 編輯:ChunTian

三、重任在肩

上海軟星的情況比較特殊,雖說是分公司,但真正的本質卻只是一個子團隊。姚壯憲曾要求張毅君只能開發(fā)《仙劍奇?zhèn)b傳》系列的游戲,并且一定要做好。這是有原因的,當初姚壯憲提出由上軟負責開發(fā)《仙劍》續(xù)作時,就遭到了大宇總部的否定,總部認為張毅君之前一直沒有獨立負責過大型項目,他的能力和經驗都不足以勝任仙劍這樣重量級的產品,另外對大陸研發(fā)人員的技術是否能做出高水準的游戲也表示懷疑。

在姚壯憲的極力保證下,總部才勉為其難的放行。而姚壯憲之所以執(zhí)意要將《仙劍二》拿到上軟去做,主要就是避免總部方面的過多干涉,面對這份信任和期待,張毅君深感己的責任之重。很快,讓姚壯憲和張毅君擔心的事情發(fā)生了。

謝崇輝的《仙劍二》提案通過了總部的批準,這讓姚壯憲憤怒不已,他認為總部的做法是在有些欠妥,他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。因此他一面敦促張毅君盡快將《仙劍二》的提案上,一面積極與總部聯(lián)絡,表達己不滿的情緒,但最終大宇還是將《仙劍二》的開發(fā)權給了謝崇輝,而上軟所提供的《仙劍二》則變成了《仙劍三》。

由于總部對上軟并不抱太大的期望,初期啟動資金僅給了65萬美金(約合540萬人民幣)。這樣的規(guī)模做一款三流游戲可能還算夠用,但制作像《仙劍三》這樣的大作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。更不要說張毅君一直在開發(fā)的rts游戲《漢朝與羅馬》也進入到了吃錢的階段,更加速了資金的消耗。

就在局勢并不十分明朗之時,大宇總部突然傳來謝崇輝的開發(fā)小組集體離職的消息,留下了爛尾的《仙劍二》。為了不讓仙劍之名受損,姚壯憲不得不回到臺灣,與其他幾位制作人一起收拾爛攤子。

可此時離制作檔期結束只有不到一年,游戲的完成度卻并不高,就算姚壯憲的能力再超強,也無法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把一個支離破碎的游戲變成經典之作,于是《仙劍二》在未能完善的情況下倉促推出,然引起了玩家的強烈不滿,一時間惡評如潮。

《仙劍二》的失利帶給張毅君更多的壓力,《仙劍三》有可能會因為玩家產生的逆反心理影響到銷量,一旦《仙劍三》也失敗,后果就非常嚴重,不僅《仙劍》初代多年來積累的口碑可能會消失殆盡,上軟也可能會隨之關門大吉,就算運氣好沒有倒閉,但今后也會和仙劍絕緣。

可以說,《仙劍三》還未出世,就注定是一款只許成功、不許失敗的作品。2003年7月,僅隔了半年時間的《仙劍三》正式發(fā)售,游戲的素質大幅度的超過了預期,征服了包括內地、港澳臺在內的所有玩家。游戲限量版一度被炒到12000元人民幣,一掃之前《仙劍二》失敗的霾,成為玩家心目中真正的仙劍續(xù)作,甚至還有很多從來不知仙劍為何物的玩家也被《仙三》獨特的中國文化底蘊與良好的游戲所吸引,成為該系列的忠實擁護者。

據統(tǒng)計,《仙劍三》共賣出50多萬套(盜版約300萬套),總銷售額達到了6000多萬元人民幣,這在當時的中國游戲市場絕對是一個奇跡(如果沒有盜版更加會是一個奇跡)。

《仙劍三》的佳績不僅讓姚壯憲揚眉吐氣,同時也讓大宇總部打消了所有疑慮,將《仙劍奇?zhèn)b傳》的獨立開發(fā)權留在了上軟。

小野人與菱紗、夢璃、紫英、勇氣等等人物的互動,有很多其實都是研發(fā)人員平日給我的感受。我很慶幸認識這批同事,因為大家都保有一顆玩但又執(zhí)著的心,工作辛苦但還是很快樂 ----摘張毅君blog

四、步履蹣跚

盡管《仙劍三》的成功讓許多人都松了一口氣,但實際上并沒有給上軟帶來多少切實的利益。因為上海軟星沒有獨立的財權,大宇規(guī)定上軟只能拿到內地銷售的純利潤,而臺灣、港澳的銷售利潤都歸總部所有。這樣算下來,能夠留在上軟的資金只有500萬~600萬,這點錢填補完公司的缺口以后也就所剩無幾了。然而上軟要發(fā)展,仙劍要開發(fā)新作,這都要大量資金的支持。

最重要的是,《仙三》開發(fā)組拼死拼活干了三年,也需要獎金來藉,張毅君權衡了一下,決定還是以公司發(fā)展為重,并沒有發(fā)放太多的項目獎金,這個做法引起了不少員工的不理解,他們覺得己的勞動成果創(chuàng)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,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,心里很不舒服,于是便提出離職。

隨后一批骨干開發(fā)人員離開上軟,張毅君盡管心痛,卻也無力挽留。2003年后,伴隨著上海房地產行業(yè)的爆發(fā),人力物力的成本也開始飛升。三年后的500多萬,實際作用可能連三年前的一半都不到,而上軟員工的薪資待遇也和2001年沒什么別。

《仙劍三》的成功只是讓上軟聲名遠播,研發(fā)資金的規(guī)模卻反而不如三年前了,這是讓張毅君和上軟人感到的最不公平之處。他們在無奈之下,只能靠一些低成本項目如仙三問情篇來創(chuàng)盈收,為《仙劍四》的開發(fā)積累資金。

實際上,臺灣大宇公司的待遇之差是業(yè)界一直所公認。通常是靠著知名系列和制作人招進員工,但開發(fā)完一個項目后,這些人就會覺得付出和獲得不成比例而選擇離開,所以也有人諷刺大宇是培訓基地。從大宇出去的研發(fā)人員水平都不錯,普遍要求卻都不高,因為他們在大宇享受的是業(yè)界最低等級的待遇。

這個習慣也延續(xù)到了北軟和上軟,相對來說北軟要好一些,而上軟則有點像后媽的孩子,就算做出再大的成績,總部也不會因此而放寬政策,始終是冷冰冰的態(tài)度,未免讓人感覺有點心寒。

張毅君只能動用有限的資金,在不影響《仙劍》續(xù)作開發(fā)的前提下,做一些己喜歡的游戲,其中《阿貓阿狗2》就是一部非常有創(chuàng)意的作品,各方面的評價都很高,但因為單機市場環(huán)境惡化的影響,最后也只能叫好而不叫座。

隨著《仙劍三外傳:問情篇》的完成,又有一批老員工難以忍受高度的工作和低廉的薪資待遇而離開上軟,其中甚至包括《仙劍三》主力策劃王世穎。這次離職后,上軟的元老所剩無幾。看著昔日的戰(zhàn)友一個個離去,張毅君也想到過一走了之,但對《仙劍》的感情讓他遲遲無法下定決心,就這樣一直挨到了《仙劍四》的項目的開始,他決心再奮力拼搏一次。

那么,大宇總部為何始終對上軟的管理策略如此冷漠呢?

這主要是2003年后,單機游戲市場的日益衰落,開發(fā)公司紛紛解散或倒閉。隨著盛大公司掘到第一桶金的誘惑,更多的單機開發(fā)商轉向網絡游戲開發(fā),大宇也是其中之一。但初次的幾次試水均告失敗,產生了巨額的虧損,加之單機市場的萎縮,對大宇的財務狀況更是雪上加霜。

連續(xù)幾年虧損對上市公司的打擊是非常致命的,對于現(xiàn)在的大宇來說,迫切需要利潤來填補虧空,而《仙劍三》創(chuàng)造的利潤正好解了燃眉之急。盡管在網絡游戲市場屢次失利,但大宇并沒有動搖轉型的決心,并不斷加大投入。對單機游戲研發(fā)的預算則不斷削減,從《軒轅劍五》的素質中即可看出端倪。

姚壯憲的想法也比較類似,他在不斷擴展新的產品思路,積極著手研發(fā)網絡游戲。于是,上軟的《仙劍四》就是在這種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開始了研發(fā)工作。

大宇工作八年,看過太多滄桑,又小又窮的上軟照顧仙劍六年,雖然辛苦,雖然不能做到更好,但是無懼無悔 -- 摘張毅君blog

友情提示:支持鍵盤左右鍵"←""→"翻頁
0
9.3
已有2892人評分 您還未評分!

玩家點評 0人參與,0條評論)

收藏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
分享:

熱門評論

全部評論

他們都在說 再看看
3DM自運營游戲推薦 更多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