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我曾為《未元物質》的Demo撰寫過一篇試玩報告。當時的我毫不吝嗇于贊美,給予了它非常高的評價——跳脫“尖塔Like”的制作框架,出色且成熟的機制模型,自洽得體又獨一無二的構筑體驗。
僅僅數小時的嘗試,我就確定了《未元物質》會是未來一年內最令我期待的肉鴿卡牌游戲。期間無論誕生出怎樣出色的“尖塔Like”,只要不是祖師爺親自出山續(xù)寫傳奇,這些邯鄲學步的肉鴿卡牌便永遠低人一頭。
沒想到的是……寫稿那年我《大師決斗MasterDuel》的運行時間堪堪500小時,如今都已1730小時,《爐石傳說》甚至退出了中國市場,就連《影之詩》也宣布了自己的次世代續(xù)作。而《未元物質》的正式版,硬生生讓玩家等到了2024年的年初。
但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。正式發(fā)售的《未元物質》擁有了更炫酷的卡池、更豐富的模式,以及更浮夸花哨的COMBO聯動。雖說我一直吐槽的UI交互并沒有得到升級,可實質性的玩法內容擴充,倒也彌補了美術上的諸多不足。
看看這些篇幅占比極大的卡牌文本效果,它很容易就能讓你聯想到“游戲王”里那些令人絕望的繞口令。不過,這也代表著本作擁有與“游戲王”近似的玩法呈現——《未元物質》卡牌上唯一的數值,代表著生物的等級,同時也代表著生物的攻擊力。玩家可以利用融合機制,將低星級的卡牌作為融合素材召喚出高星級的生物,通過一次次的融合造就無敵終端。
盡管官方稱呼這種玩法為融合,其實這更像是鏈接召喚,有“游戲王”經驗的玩家會在其中暢行無阻。
同樣的,《未元物質》并沒有傳統(tǒng)肉鴿卡牌常見的費用系統(tǒng),它與“游戲王”一樣,只要你還擁有卡牌,便可以不停地操作,直到無素材可用,無終端可出。
值得一提的是,融合機制作為卡牌游戲中極具代表性的虧卡行為,《未元物質》的融合卻并不需要“融合魔法”的協助,融合成功后還會為玩家提供一張過牌來作為補償,這讓你不至于還原“游城十代”經典戰(zhàn)役中的5換1,落入場面越做越小的尷尬窘境。
在做場兼顧賺卡的機制下,融合也成了游戲玩法的主旋律,整個做場的流程都伴隨著拍大怪的成就感,以及不斷抽卡帶來的驚喜感,玩家完全不會為手牌的過度損耗感到患得患失。
但融合可不是隨便融合,盡管這玩法看起來簡單無比,卻也有著一定的玄機奧秘。
舉個例子,若玩家想要召喚等級4的大哥,按理來說需要準備4張等級1的素材,與1張等級4的終端??赡阕屑氁幌耄徊降轿坏恼賳竟灿嬐度肓?張卡牌,堪堪換來了1次過牌與1張終端,這與“十代”的5換1似乎也沒什么差別。
那要怎樣才能在做場時獲取最大收益呢?自然是使用兩張1融合出2,再使用1和2融合出3,最后用1和3融合出等級4的終端大哥,這樣就能用同樣多的手牌做出同樣大的場面,區(qū)別則是連續(xù)抽了3張卡牌,多出來的手牌又能繼續(xù)進行新一輪的做場。
《未元物質》對于DBG精髓的巧思便在于此——融合機制看似簡單,卻與玩家卡組的構筑合理性高度捆綁,越是厲害的玩家越能通過控制生物等級的濃度,來獲取更高的做場收益,從而令自己的續(xù)航連綿不絕。
投入多少的踏板,加入多少的終端,怎樣分配等級曲線,這都是一門學問。即便游戲沒有費用系統(tǒng),高手與萌新間依舊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,這道門檻不僅在操作上有所展現,它更是貫徹了卡牌玩法作為概率游戲的終極答案——比賽早已從卡組構筑時就已經開始。
如果說“尖塔Like”是為了組合技不擇手段,盡可能將卡組縮減至起手就能打完一整套的循環(huán)拳法,那么《未元物質》就是深耕于DBG,將卡組可能性無限放大的構筑黑洞。此時,你要考慮的不再是去哪里刪除廢扎,而是收集哪些卡牌,才能盤活、喚醒一潭死水的構筑。
在不斷對新卡牌的嘗試中,玩家也會隨著流程的推進,不斷挖掘出嶄新的配合,甚至無意間打出神之一手,用“注定一抽”完成逆風翻盤。這讓我十分享受往卡組中加入不可控卡牌的過程,無法預料的實戰(zhàn)場景伴隨著不可控的未知領域,令每一場牌局的最終勝負都懸念重重。
有時,我會通過生物終端正面碾壓對手。偶爾,我也會在起手運氣不佳時架起人墻拖長戰(zhàn)線,繼而期待運營制勝。無論是依靠說書,還是利用資源Beat,《未元物質》都為玩家提供了維度寬廣的作戰(zhàn)環(huán)境。而這一切奇妙的體驗,都來自它不可循環(huán)的牌庫。
與傳統(tǒng)肉鴿卡牌不同,《未元物質》的牌庫是不會自主循環(huán)的,這意味著游戲中的卡牌都是一次性資源。所以,優(yōu)秀的操作將會在肉鴿卡牌中獲得史無前例的地位,哪怕對手做出了看似牢不可破的場面,玩家也可以通過適當的賣血,再利用生物間的優(yōu)勢交換,于一輪又一輪的交鋒中耗光對手資源取勝。玩家甚至還可以通過達成各類條件,完成行動層面的封鎖來獲得勝利。
《未元物質》比起極端重視組合技的那些肉鴿卡牌,便又有了操作層面的技術展現,有些看似難以取得勝利的起手,卻能在高手的運營下起死回生。
進可生物肉搏,退可“陰間報社”。如果你能適應這些略顯冗長的卡牌文本,那么你將得到絕對與“尖塔Like”不同的卡牌體驗——你有多久沒有享受過激烈的場面交換了?反正我是受夠了千篇一律的攻擊牌,雷打不動的防御牌。
朋友,它們只是把角色扮演游戲中的人物技能包裝成了卡牌模樣,骨子里藏著的可都是RPG?!胞u蛋對撞”并不可恥,構筑也并不是勝負的一切,操作同樣于卡牌游戲中至關重要。
合理的構筑與扎實的牌技,《未元物質》的流程中缺一不可,它不僅玩法上劍走偏鋒,內容維度上也顯得更加全面。
但說了這么多優(yōu)點,細心的讀者會發(fā)現這全都圍繞于游戲的底層玩法——《未元物質》的機制系統(tǒng)無疑是極其優(yōu)秀的,但不要忘了它還是一款擁有肉鴿元素的卡牌游戲。令人難過的是,正是由于融合了肉鴿元素,《未元物質》的表現又沒那么驚艷了,甚至變得平庸了。
想象一下,說書做場的玩家確實颯爽無比,但肉鴿爬塔的路徑上可并非全是BOSS。每當玩家面對那些不足為懼的嘍啰時,卻還要計算手牌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做場,冗余且繁瑣的消極心理不免會令玩家感到不悅。
在“尖塔Like”定義的肉鴿卡牌環(huán)境里,成型的卡組構筑應該承擔起爽快的無雙體驗,而《未元物質》卻還遵循著TCG、CCG卡牌的理念,想要用細致入微的操作運營來細節(jié)定成敗,這與肉鴿擁躉在BD成型時所需的爽快感,是對立且沖突的,這就造成了游戲明明有著上好的玩法,卻令人越玩越不爽的尷尬窘境。
其次,《未元物質》的關卡編排是章節(jié)式設計,它擁有三個章節(jié)九個關卡,全部完成需要數個小時。而玩家的構筑積累,則是可以從第一關一直堆砌到最后一關。
這又造成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——玩家若從第一關開始攻擂,游戲的單局時長會到達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地步,且過于豐厚的過關累計,也會令關卡的難度變得異常輕松,最終使得本擅長于營造牌局技術氛圍的《未元物質》,淪落為無腦拍卡片就能數值碾壓的無趣游戲。游戲的流程既冗長,也不有趣,這對肉鴿卡牌而言實在是過于致命的打擊,它變相放大了游戲中那些重復的冗余操作,令牌技反而成了不足掛齒的旁門左道。這與游戲一開始營造的游戲氛圍,以及游戲想要貫徹的核心主旨都是相悖的。
但如果玩家不繼承關卡累計,每一個副本都從零開始呢?試想一下在《殺戮尖塔》中使用初始卡組,并直接面對第三層地圖的情景吧。
《未元物質》沒能平衡好肉鴿元素為游戲帶來的變化,形成了1+1<2的消極效果。如果說Demo的玩法設計十分引人入勝,那么正式版的游玩體驗則會將此前積累的好感盡數摧毀。
作為一名TCG受眾,我能感受到《未元物質》玩法層面的潛力,但作為一名肉鴿擁躉,我難以從游戲中發(fā)掘出屬于肉鴿的那一份樂趣——這就是《未元物質》的現狀,它上不去又下不來。融合玩法顯然更適合作為PVP游戲中的高潮點,而不是在PVE游戲中徒增操作量的重復勞作。
有個很有意思的說法——同類游戲這時候都已經秒天秒地了,《未元物質》的玩家卻還在對著嘍啰一頓猴戲。如果是PVP,玩家當然愿意展示自己的獨到理解,與對方大戰(zhàn)三百回合。可現在,你卻要運用一切手段來對抗AI,但它在乎嗎?玩家的成就感自然無從談起。
天馬行空的創(chuàng)意賦予了《未元物質》獨一門的核心競爭力,但這份創(chuàng)意的青澀,也令產品最終落地的效果不盡如人意。與“尖塔Like”成熟的商業(yè)模板相比,它的短板顯得過于尖銳。
如果你并非TCG、CCG卡牌的受眾,《未元物質》可能只會給你留下繁瑣冗余的印象,如果我沒有“游戲王”的游玩經歷,恐怕貫徹始終的融合猴戲也會將我勸退。畢竟,《未元物質》很難帶給你傳統(tǒng)肉鴿卡牌中秒殺的快感,它BD成型后的大殺四方,僅僅體現在做場流程之后終端大小,而做場本身卻是流水線似的常駐作業(yè),這與肉鴿玩家的訴求本末倒置——卡牌玩家追求更精密的互動,肉鴿卡牌玩家卻趨向于力大飛磚。
但反過來說,《未元物質》確實十分適合那些卡牌擁躉,如果你并非肉鴿卡牌的死忠粉,那么它絕對能為你提供眼前一亮的卡牌玩法,或是作為“混沌力量”“卡片力量”的下位替代。
京ICP備14006952號-1 京B2-20201630 京網文(2019)3652-335號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6753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/未成年人舉報:legal@3dmgame.com
CopyRight?2003-201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(021-54473036) All Right Reserved
玩家點評 (0人參與,0條評論)
熱門評論
全部評論